中国人不骗中国人?18人团伙冒充“白富美”设下“杀洋盘”被判刑
2023-08-14 19:12:2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杨绍银 | 作者: 刘菁 | 点击量:7715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 刘菁)继“杀猪盘”后,电信诈骗再出新花样,冒出了“杀洋盘”。2023年3月31日,沅江市检察院就潘某等18人团伙诈骗案向沅江市法院提起公诉。8月4日,沅江市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判决,主犯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一万元,其他诈骗参与人员按照其具体犯罪事实、情节、社会危害性,分别判处有期徒刑、拘役等刑罚,并处相应罚金。

犯罪嫌疑人潘某欠下外债70万,一次偶然的机会潘某在“飞机”APP上认识了外省的李某(另案处理)。李某在交谈中得知潘某身负外债,主动说帮潘某还清负债,条件是潘某必须帮助其从事电信诈骗活动,潘某答应了。

二人考虑到国内对电信诈骗打击太严,且反电信诈骗宣传效果显著,群众防范意识较强,认为针对国人从事电信诈骗风险太高,不容易诈骗得手,“江湖”上又有传言只骗外国人不会被起诉。于是他们脑洞大开,决定不骗中国人,专骗外国人。

潘某在李某的授意下,利用“飞机”APP招募17名话务员,盘下两处场所作为诈骗窝点,使用“WhatsApp”“line”“Facebook”等境外聊天软件、翻译软件开始了行骗的勾当。

从广西来沅“上班”的小龚现实生活中是堂堂男子汉,但是在Facebook上,他却化身为定居在新加坡的“香港白富美”,面对检察官的讯问,这位“香港白富美”如实交代了他行骗对象的资料,并详细讲解行骗过程。

据悉,该团伙将行骗区域锁定在东南亚国家,假扮成香港、澳门等地的“白富美”,通过境外聊天软件寻找、筛选行骗对象,诱骗其在该公司设计的APP平台上充值刷单,待对方进行大额充值后,就封闭平台,将钱转出。

诈骗外国人,首先也得通过聊天获取对方的信任,后续才能引诱对方充值刷单,语言不通怎么办?

在接受检察官讯问时,潘某表示,“光话术模板、美女照片、人设设计就有3、40页纸那么多,准备很‘充分’”。由于都几乎没有外语基础,潘某专门对招聘的话务员进行了岗位技能培训,教他们使用翻译软件搭配固定聊天话术,对对方嘘寒问暖,一步步引诱对方掉入圈套。该团伙分工明确,有人负责寻找目标,有人负责对目标进行筛选,有人负责深入聊天引诱对方充值,还有人负责对诈骗所得进行转账洗钱。

承办检察官认为,潘某明知实施诈骗,仍指挥业务员操作该公司平台实施诈骗行为;龚某等17名业务员,通过虚构身份交友,诱使被害人投资该公司设计的虚拟产品,累计发送诈骗信息49304条,其行为达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“其他严重情节”标准。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(未遂)罪对18人提起公诉。

检察官提醒:“中国人不骗中国人”是最近网络上流行的话题,但无论是诈骗中国人还是外国人,只要实施电信网络诈骗,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责编:杨绍银

一审:杨绍银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